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

    1. 首頁
    2. 創藝推廣
    3.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2019.07 魔數vs摺學2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1 / 6

    108.07.13「魔數vs摺學2」

    上午場
    內壢國中王姈妃老師「妃思不可」
    (畢氏音階)--弦長與頻率間的關係是正比還是反比?
    (音階色彩)--光經三稜鏡後的色彩有哪些顏色?與音階有何關聯?
    (魔數時間)--七色花瓣占卜
    音階(Do-Re-Mi-Fa-Sol-La-Si)與彩虹(紅橙黃綠藍靛紫)

    新營高工郭姿伶老師「姿圓鉗線」
    (視覺美感票選)
    橢圓v.s.矩形
    欲知玄機.研習已過待下次!!!
    (橢圓摺紙)
    a/c是最美視覺比例(......)的橢圓?
    以生命製作的精美圓錐曲線獎品!!!
    (魔數時間)
    準備1.2.3.4.5.6號卡
    窮舉v.s.寶箱中必中的圓錐曲線?!

    莊惟棟老師「棟察仙蹟」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除非他(她)沒當自己是學生
    (魔數術學)
    兩張正方形的X與一副觀眾任意喊停的撲克牌
    擦出不可思議的火花!


    下午場
    中壢高商吳淑惠老師「多元選修課程實務分享」
    (淺談影印紙)
    影印紙A4與B4系列的縮放倍率是86%,為什麼?!
    量測v.s.計算機計算
    (摺紙學習單)
    舊版與新版間的改變,是由於教學邊調整!
    (哥倫布方塊)
    原版缺一角
    完成後讓各個3人小組挑戰缺兩角的製作


    李政憲老師「哥倫布方塊金字塔實作」
    推動摺紙融入教學.無私且不遺餘力
    三軸向紙編編織.挑戰手感!
     

    2019.06 妃常美數 棟察先機 琦儷摺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1 / 6

    一開始姈妃老師介紹了數學與音樂的關係後,馬上為大家來一段費氏數列的魔數。接下來表演了音階與色彩的魔數,說明了音階頻率的數學性,透過畢達哥拉斯發現鐵鎚重量的比,訂定單弦琴弦長的比例,制定出畢氏音階的規則;由於弦長與頻率成反比,再透過不同音階的整數比,就可以把所有的音階五度五度的制定出來。
    惟棟老師先為大家說明第一個畢氏魔數的上課操作方式,接下來透過棋盤原理,讓老師神奇選到了寶盒裏的方塊,並且示範如何透過翻摺手法,將方塊瞬間變成花朵,就可以完美符合兩種魔數師的設定方式。

    曉琦老師介紹柏拉圖多面體的歷史,並把摺紙融入教學的心得和大家分享,聽到的教師都心有戚戚焉。接下來老師開始指導正八面體與正二十面體的摺法;正二十面體的摺法是國寶級大師賴禎祥老師首創,真的是讓人如獲至寶,它是由5張1:根號3的紙完成。
    儷娟老師分享摺紙融入教學的心得,從她的分享,真的讓我們感受到摺紙熱情200分的老師。接著老師開始指導正四面體,正六面體與正十二面體的摺法。

    2019.05 魔音高手&動態幾何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1 / 6

    第一個課程是音樂魔數,原來黃金比例與畢達哥拉斯等等數學概念,也都在音樂中呈現,於是首先帶大家來體驗費是數列的魔術,將黃金比例用費式數列方法來讓大家實際感到驚奇,原來只要願意實踐,黃金比例就在我們身邊。

    接下來玲妃老師繼續帶大家認識音程與數學,原來音程都是數學的的倍增與倍減的關係,於是在我們一般認識的音程中,也可以變魔術。玲妃老師先將7個音程轉變成彩虹,並將彩虹顏色帶上各自獨特的意義,帶來一個怎麼算,怎麼都會對應上的神奇算命諮商魔術。

    下午,由淑惠老師帶來的作品是正多邊形與相似形的繪製,利用滑桿來控制正多邊形的邊數,並且利用正多邊形工具,快速繪製正多邊形的方式(搭配講義3-1)。除了利用滑桿,還可以用一開始繪製的兩點控制;利用指令的不同(Point、Pointin),也讓老師一併了解邊點與內點的差異性,並且利用中點的功能,開始製作相似形。
    除了國中的中點公式,淑惠老師還引入高中的分點公式,也可以讓移動的軌跡留下,觀察與原來繪製多邊形的關係。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回列表
    NAVIGATION
    • 回首頁
    • 專案&活動
    • 使用條款
    • 關於基金會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創藝推廣
    • 免責聲明
    CONTACTS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18之3號3樓
    +8862-8771-8489 info@innoart.org.tw
    SHARE

    © 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 新視野

    TOP
    Search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