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

    1. 首頁
    2. 創藝推廣
    3.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2021.09 正念練愛學-線上課程

    正念覺察工作坊
    1 / 6
    【從喪親憂鬱中轉化提升】
    資深大學教授的悠遊跑奇幻之旅
    致偉大的創藝基金會  
    張世傑老師
    時序入秋 漸有涼意  
    疫情稍緩  就要來到
    每年一度 教師節
    我在9月27日 
    就要接受總統 當面表揚 
    資深服務40年教師
    (我是資深  不一定優良)
    想問問現今普羅大眾  
    如果你要感謝的教師
    是哪位  ?? 為啥事感謝??
    我要感謝 從小學到博士班
    的教導我的所有師長
    除外   最想感謝的是 
    目前引領我從人生憂鬱
    低潮接近停擺   
    盡快回復正常運轉的  
    創藝基金會董事   
    張世傑老師
    為啥事感謝張世傑老師
    不只傳道不僅授業  
    而且是萬中選一
    才能做到的解惑  
    故事且讓我 從今年4月說起
    面對4,5,7三個月最親摯愛  
    先後離開我去好命的情感傷痛
    曾經4到8月 耳裡腦裡
    環繞著誦經(藥懺經文)
    情緒低落到懷疑人生
    1.始終跳脫不出生命歸零的感傷 
    萬貫家財 如我岳母 生父 二姨子 生命 到達終點
    之前又能如何?
    2.永遠難忘禮儀完成後 
    岳母 生父 二姨子的遺物
    (曾經是掛在牆壁上最榮耀的獎章跟國家元首合照的相片)
    就像垃圾一般堆棄在路旁
    3.灰心喪志的失去了
    繼續堅持40年職場鬥志
    4. 07/15-09/17連續10周
    (每周3小時)空大教師
    遠距工作坊 過去活躍的我
    (連續4年榮獲教育部大專磨課師課程補助)
    竟然沉默不發一語
    幸好  7月17日(六)
    聽了創藝基金會贊助 
    世傑老師主講的
    【疫情後之健康回歸 
    正念飲食和悠遊跑】講座
    追隨 世傑傑老師
    (耐心講授要領 拍攝道地示範影片)練習
    (放鬆察覺)悠遊跑  
    在兩個月學習中 
    從生疏到熟練 
    從體驗輕鬆不費力的不累點 
    -->心情平靜的寧靜點
    到心情喜悅的甜蜜點 
    除了打雷(打雷就去全聯 COSTCO室內跑)
    現在不分晴雨 
     (大太陽打傘  下雨天穿雨衣)
    一天不跑 整天不舒服
    (比沒吃飯  沒睡覺難過) 
    昨天09/19正式滿兩個月
    又兩天聽完  正念練愛學 
    突然頓悟 持續悠遊跑 
    加快了我 調適並修復
    低落憂鬱的情緒
    感謝創藝基金會推廣 
    正念心法  帶給普羅大眾  
    充滿正能量  
    我會謹記  世傑老師教導    
    保持恆心  維持規律運動  
    正念飲食 正確的再說一次  
    短短兩個月我已享受到 
    悠遊跑 帶來的身形改變 
    與  情緒修復的特殊藥效
    再次謝謝張老師
    高應大資深教授
     

    2021.08 正念心靈翻轉教育工作坊-線上課程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1 / 6

    ♦學員回饋♦
    ►謝謝創藝文教基金會的支持,透過張世傑老師今天下午分享正念站樁、深呼吸、悠遊跑等方式來增強自身免疫力,緩解對新冠疫情的焦慮及恐懼。
    透過世傑老師的說明,我也對悠遊跑的操作及練習方式更清楚。
    ►謝謝創藝文教基金會的支持,讓最優質的講座能讓大家在線上學習,世傑老師非常有才,也很用心分享更認真引導大家~(1)正念站樁功(2)少食斷食(3)保溫(4)自發功(5)悠遊跑(6)對自己的自信心等方式來增強自身免疫力,緩解對新冠疫情的焦慮及恐懼。
    透過世傑老師的說明,大家能現場不受地點的限制,馬上練習悠遊跑的操作~團練後能在線上現場提問和聽學員的分享,讓想追求健康的朋友更清楚,使用最天然的方式跑出健康和亮麗光采的生活。
    我們以感恩的心❤️感謝一切的美好
    ►正念心靈是一種生活態度,謝謝創藝文化基金會支持正念教育,正念生活是心靈免疫力。
    在悠遊跑裡,可以沉澱心靈,驅除負面情緒,即使跑了40分鐘也不會疲累,反而打羽毛球30分鐘卻回家累噓噓倒下,悠遊跑不耗費精氣神,精神更好,體力更好,之前沒遇過這麼好的運動!

    2021.07 線上公益正念工作坊課程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正念覺察工作坊
    1 / 6


    ♦7/17課程•老師分享♦
    【線上正念工作坊坊圓滿順利】
    ~疫情後的健美回歸
    這次有80位報名
    上線最多人時也逼近70人
    我用自己親身體會的
    懶人身心健康法分享給
    聽眾幫助他們身心健康
    這是我做到掛都不會累的事
    謝謝我屬的創藝文化基金會
    給我機會做這件事

    ♦7/31課程•學員回饋♦
    下午,參與正念心靈教育張世傑老師的線上課程,
    談安眠心法與妙方,
    最後跟著老師及一百多位夥伴一起在螢幕前悠遊跑。
    我記得我是從去年底開始接觸老師的悠遊跑,
    在此之前,我是不怎麼愛運動的肉腳Mathi ,
    叫我跑步?可以,但有這一天,就沒有第二天,
    因為跑步對我來說,向來就是苦差事。
    老師的悠遊跑強調的是享受,不是鍛鍊,
    我喜歡這個概念,
    任何事,不讓你痛苦,你才會繼續做下去,
    但,我從前的觀念就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啊!
    哪有什麼收穫是輕輕鬆鬆就能獲得呢?
    然而,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很多跑友的見證之下,
    也發現即便跑得這麼慢,這麼"悠游自在",
    持之以恆地用自己的速度跑下去,
    慢慢地在身心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與進步。
    我開始問,誰說我們的人生一定總要那麼用力呢?
    之前閱讀過一本書【越跑,心越強大】,
    作者喬治.席翰說:【重生是一項漫長而艱難的任務。它是從讓身體積極動起來開始,過程中,我們必定會發現,原來,痛苦與疲憊這兩者,竟和歡樂及滿足是如此地接近。】
    多麼積極又激勵的一句話,
    我會閱讀這本書,就代表當時我就想跑步了啊!
    但我就是沒有開始以及持續,
    我認同這句話,
    相信很多成就與成果都與你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正比,
    但,正如同我之前的思考,你"成功"的定義不一定和別人一樣,
    那麼,你所謂的"歡樂與滿足"又是什麼呢?
    歡樂與滿足是否一定要從痛苦累積而來,
    抑或是可以從享受的過程而來?
    有人的"痛苦"就是他們的享受,
    也有人痛苦過後就會帶來享受與成就感,
    但有的人不是,
    那個痛苦會讓我們提早放棄本來可以享受的事,
    所以如果一般所認知的快速的跑步帶給你的是痛苦大於享受,
    導致你無法好好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滿足與分泌的腦內啡,
    那麼,就來試試讓你自由的悠遊跑吧!
    不用快,不用跟人競爭,
    你唯一需要專注與覺察的是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身體,
    放掉認為一定要怎樣的執著和堅持,
    想想,我們常常活在某個框架和原則內,卻無法享受其中,
    從現在起,就用你自己的速度,跑出自己的享受吧!
    我從一個跑十分鐘就喘到不行的人,
    到現在可以慢慢連續跑四十分鐘,
    跑完後像吸了毒(咦?)一樣的心情超嗨,腦內啡大噴發,
    而且,願意每天去跑,
    你說,這不是享受,什麼才是享受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回列表
    NAVIGATION
    • 回首頁
    • 專案&活動
    • 使用條款
    • 關於基金會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創藝推廣
    • 免責聲明
    CONTACTS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18之3號3樓
    +8862-8771-8489 info@innoart.org.tw
    SHARE

    © 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 新視野

    TOP
    Search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