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邀請教學經驗十足創意豐富的數學典範老師,從各種有趣實用的角度,以一系列創藝摺紙為主,還有魔術、桌遊、魯班鎖、繪圖軟體… 配合教材單元,引導一線數學老師在DIY實做中,演示並連結代數、幾何、機率等數學觀念,在課堂上讓學生能透過生動的方式,體悟抽象原理,玩出興趣,學到東西! 我們在全省各地如台北、台南、台東、宜蘭、台中、嘉義等,已針對國中數學老師舉辦多次課程,每場均得到熱烈迴響,未來將持續開辦……
2025.08 百變織心 親子工作坊
在實作活動中,大家一起動手撕下直條紙,進行4×4、5×5的單層棋盤編織。撕紙時的聲響彷彿一種療癒,而編織時的專注與靜心,讓人沉浸其中。完成的作品換個角度觀看,似乎可見貓咪、狐狸,或是一顆愛心——心中有愛,還是因為來到「生命之愛」??。
接下來,準備挑戰….無限層,思考時間到了,當兩張紙交錯編織時,所看到的數字總和會是多少呢?從最基本的全是數字1、再來是數字1與2開始引導思考,逐步帶入1至16的數字,引發現場一陣熱烈討論。政憲老師巧妙運用快速算法,並藉此機會說起數學王子——高斯的經典故事。最後透過圖像說明運算原理,讓現場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理解其中奧妙。
練習挑戰2x2的雙層愛心編織,和說明編織的設計原理與製作技巧,過程中,我們從單層編織愛心變形開始,透過不同的方向與色彩的交錯,做出不同的造形。解釋與說明,在模板中的直線做變化,變成轉折線甚至曲線,創造出不用的圖案。緊接著來挑戰3x3的愛心編織—聖誕樹編織、天使紙編和星星變形紙編,再來是由你自己決定要挑戰單層編織還是雙層編織,老師示範了π符號的單層與雙層做法,並引導大家自己做∑圖案的編織。
活動尾聲,政憲老師說:「今天想帶給大家的,是『哪裡有美,哪裡就有數』,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是用數學創作出來的。」還說在離開前,每位參與者還能從兩份小禮物中選擇一份帶回家繼續挑戰,一是象徵今天五星級服務的「五心紙編」,另一份則是難度較高、來自紙編發源地的「丹麥之心」。活動最後還特別加碼—創作立體愛心,讓活動更具層次。
由衷感謝政憲老師的帶領,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中華民國數學會及財團法人生命之愛文教基金會的贊助與協助,讓這場融合藝術與數學的親子工作坊順利進行,也在大人與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體驗。
2025.07 教師共備
上午場
小娃老師分享AMA繪製鑲嵌圖形,對AMA的功能有更加熟悉^^
淑惠老師分享3D列印使用與原理,印製出來的成品也太可愛了!還有送給大家愛因斯坦專拼圖和鑰匙圈小禮物!欣賞3D列印機工作的過程也太療癒了,一層一層有規律的印製和換色。
下午場
惟淳老師的翻摺六邊形迷宮,是個非常有深度的數學活動。
明譽老師的紙編正八面體,編織時頭腦要夠清楚,手和腦才不會打結。
彭老師的Eπ即合立體卡片和三視圖卡,學習結構分明就會穩固。
政憲老師分享的三色紙編,以及如何自己製作和了解其中的數學原理。
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贊助
感謝中壢高商淑惠老師預備這麼棒的學習場地
感謝政憲老師舉辦這麼棒的研習
是含金量超高的藝數摺學研習
2025.05 教師研習-數學魔術與AI與親子活動-藝數翻摺六邊形&偏鄉營隊
♦1140525〈數學魔術與AI〉 by 莊惟棟老師♦
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與花蓮縣教育處共同辦理的教師研習,邀請莊惟棟老師蒞臨花蓮縣休閒運動園區-數學互動展場館,開啟一場驚奇數學之旅。
一副撲克牌,除了耳熟能詳的心臟病、大老二、排7…等休閒娛樂活動外,竟也能結合不同深淺程度的數學邏輯、幻化成魔術?! 本次莊惟棟老師帶來〈數學魔術與AI〉,讓教學現場的教師,親見數學中的神奇魔術。
首先,惟棟老師即以『五位公主』的撲克牌魔術,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
緊接著,撲克牌算命之「紅心9」,為祝福所有與會者今年運勢順順利利。在惟棟老師對遊戲機制設計的解說下,著實感受到數學絕非冷冰冰的數字運算或應用題型解謎,更能帶出配合情境的生命溫暖。
惟棟老師只探討數學嗎? 沒想到,畫面中突然show出與CHATGPT互動產出詩句的截屏。今天的主題〈數學魔術與AI〉中,打開了老師們對於詩文與數學結合的可能性。CHATGPT是這時代協助孩子們交流資訊與自學的好工具,「巧數文」就是為此而生的悄遊戲。不只可激發孩子創作詩句的動力,更能結合撲克牌的樂趣,創作出「魔方詩」~
精彩點繼續加碼!相信大部份的人都轉過魔術方塊,但「讀心魔方」可能連看都沒看過吧?! 雖這款魔方的設計屬於高階數學理解,但惟棟老師以「讀心魔方」設計成的"測謊機",相當具有互動的樂趣,在緩慢得體驗學習歷程後,得到魔方小禮,讓人迫不及待想回教學現場玩玩。
到了尾聲,經歷了多項紙牌奇蹟後,現場教師們無不主動敲碗下一場的邀請。更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持續對教育的投入,和花蓮縣教育處的支持推動,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跨域實作課程,點燃教師們熱愛教學的火苗!
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與花蓮縣教育處共同辦理的親子活動:藝數翻摺六邊形。
邀請李政憲老師蒞臨花蓮縣休閒運動園區-數學互動展場館親子互動。
政憲老師首先從最基本的三個圖案開始,學習如何透過摺紙變換圖案形狀,並掌握翻摺的基礎技巧。透過觀察翻摺後的形狀變化,逐步理解六邊形結構的對稱性與圖案排列方式。
接下來,爸爸、媽媽、小朋友依政憲老師解說,運用鏡射、旋轉、對稱的概念,自由創作獨特的六邊形。這時候不只是純粹的摺紙,還加入了幾何變換的思考,使活動更具挑戰性。孩子們可以嘗試改變摺疊順序,看看能創造出哪些新穎的圖形,而家長則可以引導孩子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增強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當掌握基本技巧後,就可以進階到六個圖案,驚喜是十二個圖案是12生肖的,驚訝聲四起,再加碼有24個圖形的:24節氣圖案的翻轉六邊形。更進一步尋找圖案間的順序規則。政憲老師說還有幾個圖形這不僅讓家長與小朋友驚叫(哇)更感受數學的趣味性,也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鼓勵個人化設計。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全神貫注、充滿熱情,享受探索與創作的樂趣。透過摺紙與幾何思維的結合,親子間的互動更加緊密,也讓孩子對數學與藝術有更深的理解。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與花蓮縣教育處共同辦理的親子活動,邀請李政憲老師蒞臨花蓮縣休閒運動園區-數學互動展場館。精彩無比。
♦20250502創藝文化基金會偏鄉教育營隊─方塊翻翻樂 @ 新竹縣立精華國民中學♦
感謝創藝文化基金會與李政憲老師蒞臨精華國中,帶來充滿幾何美感與邏輯挑戰的「藝數摺學」營隊活動,讓我們偏鄉地區的孩子也有機會親身感受數學的魅力與創造力!
這次營隊主題為〈方塊翻翻樂〉,短短兩小時的課程中,學生們從一段精彩的 Ghostkube 影片出發,在政憲老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逐步認識「幽靈魔方」的材質、結構與連接方式。接著透過如皓老師拍攝的教學影片,學習如何建立穩定的結構,並了解其與全等三角形的幾何關聯。
為了讓精華的孩子們能有更充足的操作體驗時間,政憲老師特別事先請林口國中的學生們幫忙拆裝紙模,讓大家一來就能直接動手實作。從基礎的單一方塊元件組裝開始,再到四連方、六連方的基本型態,並透過基本型組合成十二連方的變化型,展現出數學邏輯思維的價值與魅力。
當學生們完成自己設計的結構時,臉上不自覺浮現出成就感十足的笑容;而在課程尾聲,孩子們還成功完成了「八連方無限翻翻」的挑戰,那雙雙閃耀著光芒的眼神,是最真切的回饋與感動。
整體課程設計由淺入深、兼具趣味與挑戰性,即使是平時對數學較沒自信的學生,也能在操作過程中建立自信,從具體的動手體驗中發現規律、理解結構,進而激發出對數學的探索興趣與學習動機。
再次感謝李政憲老師的精心設計、創藝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以及學校行政團隊的協力推動,讓這場結合數學、藝術與創造力的營隊課程得以圓滿實現。期盼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跨域實作課程,持續點燃孩子們心中那把熱愛學習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