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場-教師場
教師場「在操作中看見思考的力量-從平面積木到立體積木的教學設計」
如皓老師的研習總是讓人更審慎思考自己的教學是否太快了!
如果一開始給予的任務太大,學生會馬上放棄,或者一開始的拼組馬上就嘗試,就會變成是error test!!!!
唯有將任務切割,變成微任務,就可以幫助學生在操作以前先思考想像。
一開始如皓老師搭配新課綱的歪斜,讓大家探索組出迴圈,讓大家用心觀察,但有人組的快,有人組得慢,也有人一邊組一邊觀察。
實體操作後,透過think 3D的app,可以用手機或平板作出來,再創造出自己的立體作品。
接著,老師讓大家來跟365天做朋友,一起來完成calendar puzzles ,每天都要拼一拼。
老師的停頓設計:先示範拼出3塊,請學生看再放入2塊,最後,剩下3塊不動手,在腦海先用想像力來拼。
補充說明:對稱、翻轉與旋轉的差異。
當學生產生「困境」,才會一直嘗試。
有困境的嘗試才會思考,如果一開始就動手操作,就只是在試誤,而非探索!
要如何利用教學素材,再將任務切割成微任務,最後讓學生在困頓中產生思考,就是本次研習的精華核心!
謝謝屏教職
謝謝如皓老師
謝謝政憲老師
謝謝創藝文化基金會
開春場大成功
♦下半場-親子場
從利用菱形十二面體月曆猜生日,到菱形十二面體摺零件組裝完畢,所有親子互動一刻也沒停下來。
瞭解立體結構後,重新使用模板再次組出菱形十二面體模型,穿上鉛筆後,綁橡皮筋,拆模板,完成作品四軸星,並獲得透明塑膠盒,過程非常緊湊,學員們都一一完成,真是太棒了!
謝謝 屏教職
謝謝 李政憲 老師
謝謝 創藝文化基金會
謝謝努力穿梭其中的助教群
蕙如李 Marilyn Ngan 還有兩位特別助理
親子場完全停不下來,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