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

    1. 首頁
    2. 創藝推廣
    3.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2024.06 紙的無限可能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1 / 6

    活動一 紙飛機
    老師以一張紙摺紙飛機揭開講座的序幕。摺紙飛機蘊含一些科學原理,但真正要讓紙飛機能在空中滑翔,最後再回到擲紙飛機的人手中取決於丟擲的方法。
    活動二 紙炮
    老師教孩子們摺紙砲,折法簡單但是要有好的效果卻是學問。老師帶同學體驗
    炸邯鄲的活動。
    活動三 摺紙青蛙
    老師展示利用一張紙摺出會跳的青蛙,但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給每一個同學一張自己設計的樹蛙模板,一步一步教學生從一張紙變出一隻生動跳耀的樹蛙,及一隻立體蝌蚪,學生完成後驚呼連連。蝌蚪肚子中放了一顆彈珠,可以自由滑,老師讓學生體驗並說明他的設計理念,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四 剪紙
    老師發給每個學生五張紙,老師一步一步示範摺出基本型,學生跟著做,之後老師又請學生自己做兩個以加深印象。老師示範用剪刀剪出蝴蝶,鳥和蝙蝠。接著老師讓同學自己發揮創意,自己動手操作。過程中老師巡視學生的成果,有一些學生剪錯請老師補救。經過老師的巧手,一隻隻維妙維肖的動物耀然於桌上。老師分享說他為了要做出樹蛙、蝴蝶、貓頭鷹、蝗蟲、蝙蝠、金龜子等作品,花很長的時間用心觀察生態。
    活動五 數學遊戲
    老師給每個孩子自己一張長方形紙卡,頭尾黏起來摺成一個沒有上下底的方盒,方盒的四個側面摺對角線,老師要學生不破換紙張作內外互翻。
    活動六 竹蜻蜓
    老師讓每個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竹蜻蜓,並教學生如何玩竹蜻蜓。
    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最後給學生留下兩個回家作業,完成龍的燈籠的組裝和老師新名片的要摺的作品。
    整整三個小時,老師沒有下課,也沒有學生提出要上廁所。事後,學生反映三個小時過得太快了。
    謝謝新富老師為國立馬公高中的孩子們帶來這麼棒的講座。
    謝謝政憲老師的牽線讓孩子們有這個機會過了一個充實難忘的周六早上!
    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謝謝創藝文化基金會的贊助,如果沒有基金會就沒有這場講座!

    2024.05 多面體編織與鑲嵌之美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1 / 6
    ♦0507頭城-多面體編織♦
    心得筆記:
    1.發想-明譽老師一開始從觀察藤球的結構做發想,去發展藝數編織
       讓大家仔細觀察截半多面體與籐球結構並做比較
       從常見的簡單平面編織
       分析出基本架構
       了解最基本的圖形組成成分
       並可利用圖形的對稱性做拼接
    2.作品欣賞-
       不同紙條的摺線、拼接
       甚至改變紙條的角度
       都可有美麗的作品
    3.自作品第一部分-利用不同角度的選取構成多邊形
       簡單的經緯編織
       同樣的正六面體
       可以是3條長條紙編成
       還有進階結合時空膠囊做造型
       也可以由4條長條紙斜45度角編成
       3條長方形分別作為多面體的前後、左右、上下面
       一個方向一圈加入重疊部分
       長方形的長寬比為1:5
       4條長方形的長寬比1:7
       分做4個顏色1面旋轉編織而成
       (訣竅:如果中心有個小一點的正立方體模型襯在中心會較易完成
       4張紙條方向要一致
       以正中央為中心點包裹
       第4條摺痕要蓋住)
    4.菱形十二面體說明
       明譽老師由模型做結構說明
       並帶入GGB做觀察
       進而說明特定對角線比例的菱形
    5.紙編菱形十二面體
       從1張影印紙規格大小的紙張
       自行製作每一元件
       紙張長邊摺成8等分
       每一等分輕輕對摺取1/2等分點
       再輕輕對摺取1/4等分點
       將取完1/4等分點長方形的對角線兩點對摺得到菱形面
       整張紙8摺扇形狀收攏切出菱形
       1張紙可切出5份元件
       利用4張元件展開的紙條可編成菱形十二面體
       一張元件重疊2格形成正6邊形形狀
       另3張元件由中心摺痕內凹交錯疊合
       先利用外層往內摺疊包裹固定
       6邊形形狀扣住後內摺疊包裹的部分往外打開
       利用一上一下編織圍成
       (訣竅:中心利用小一點的正立方體模型襯在中心會較易完成
       老師的紙模分色且裁切精準更易完成)
    6.菱形十二面體疊合說明-利用吹泡泡結構
    感謝明譽老師開放本校科學社有興趣的同學一同參加
    本來只想讓學生有1節公假出來體驗體驗
    結果最後學生根本欲罷不能、捨不得回教室
    參加的師生雖然忙到沒有休息時間
    不過每個人都收穫滿滿作品
    謝謝基金會的贊助
    讓我們有優質課程
    感謝政憲老師辛苦協助媒合
    也謝謝學校行政團隊的支持

    ♦0508基隆-鑲嵌之美♦
    鑲嵌之美~綠蠵龜
    大!成!功!
    真的很感謝連崇馨大叔遠從鳳山來
    讓我們小小的八斗蓬蓽生輝
    還有新竹粉絲不辭辛勞趕來
    老師用「火熱的心」暖場
    最主要用到的是:對稱及三角形內心
    搞得同事唱起五月天勁曲
    「一顆心撲通撲通地狂跳」
    搭配老師分享的動感極具律動
    接著進入到正題~綠蠵龜
    還好有模板
    不然摺完16等份可能就下課了
    每一個步驟重複六次
    不禁想起政憲老師帶來的「家庭代工」
    粉彩紙與手揉紙透光度及硬度不同
    只要拿捏好角度每張都很美
    長尾夾這時候也擔任很重要的助手
    找出六角星接著在山線與谷線中穿梭
    當你翻面再次看到完整六角星時
    你就成功了!
    老師說:基隆的老師比他想像中來得好
    當然!今天來參加的老師們
    都是經過政憲老師特訓過的
    大叔立馬很大方的分享額外福利
    再送我們一個應景的「說愛你大嘴」
    這時候用到:2等份、3等份、等腰直角三角形概念
    母親節一定用得上
    最後的最後
    一窩蜂人到老師的展示桌欣賞藝術品
    還一一追問老師每樣作品需多久完成
    講得好像我們明天就會完成一樣
    整個場子像是久違的同樂會
    果然摺紙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2023.04 密室逃脫遊戲體驗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創藝玩數學 桃園場
    1 / 6
    ♦研習紀錄
    ♦暖身
    下午1點正好是吃飽腦弱的時刻,一開始俐雲老師先用謎語開頭,讓我們先拼圖暖身一下,一張圖片剪成5塊,一個拼圖包中有五張需要完成的拼圖;並且說出拼圖中物品的名、猜文字謎語的謎底,先感受一下密室逃脫謎語。
    ♦密室逃脫
    一、七年級〜「Letters—無法逃脫的」〜笛卡兒的13封情書
    <第13封情書>的解謎,以笛卡爾和公主浪漫又淒美的戀愛故事為開端,掃描QR加  
       入line好友,直接進入一個官方帳號,掃了QRcode後整個進入燒腦境地,還好有諸
       多神隊友互相支援才破解。  
       破完就沒了嗎?沒有喔!俐雲老師還帶來了手作的笛卡爾之心的線繞作品,材料用垂手
       可得的蛋糕盤也可以。
    可用在七年級→直角坐標系。
    可以有實體版的遊戲,用盒子與密碼鎖,信等資料,都印紙本藏在盒子裡。
    二、八年級〜Whispers on the Campus〜追緝真兇
        聖誕老公公被通緝,如何搶救?
    與英文科的合作,去各老師辦公室合作,讓孩子可以到學校各處玩
    各種英文線索與猜謎,在學校各處放謎題與小天使。
    結合雙語的校園解謎<Whispers>,很適合在校慶這樣的大型活動中讓孩子跑透透,為
       了幫聖誕老公公洗刷清白,又要燒惱了,這個關卡比較多所以要分工,至少要集滿三
       線索才能找到兇手。
    謝謝俐雲老師帶來這麼精彩的密室逃脫,太好玩了,會考後很適合帶學生一起動腦闖關。
    三、九年級〜偵探系列
    有更多題目,每組不同題目,可惜時間不夠無法體驗俐雲老師加碼得體驗遊戲。
     
    ♦心得
    一位夥伴說「利用數學彈性課程,在各種謎題中,融合了數學的邏輯思維、英文的應用,覺得很有趣,並且透過Line帳號的機器人,可自動回答謎底並提供下一關卡的提示。這種應用方式之前沒遇過,覺得這種方式可以跟很多活動做結合,做大地遊戲挺棒的。」
    另一位夥伴說「曾經在資訊課也想要做大地遊戲的活動當作期末考驗,有了這個經驗,我覺得我有更多的想法,但還需要時間慢慢琢磨。可以用這個方式將資訊課程的內容融入在校園地景中,讓學生分組去探詢和尋找答案。或者與新生訓練結合,要想個情境故事,讓學生在各處室探詢,並順道可以完成校園認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回列表
    NAVIGATION
    • 回首頁
    • 專案&活動
    • 使用條款
    • 關於基金會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創藝推廣
    • 免責聲明
    CONTACTS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18之3號3樓
    +8862-8771-8489 info@innoart.org.tw
    SHARE

    © 財團法人創藝文化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 : 新視野

    TOP
    Search
  • 關於基金會
    • 基金會緣起與理念
    • 基金會組成與運作
    • 捐款徵信
    • 年度工作內容暨財務報告
  • 創藝推廣
    • 創藝教育種子計畫
    • 創藝療癒樂活推廣
  • 專案&活動
    • 創藝專案
    • 贊助活動
  • 最新消息
  • 聯絡我們
  • 免責聲明
  • 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