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 李政憲老師的引線,有機會在竹工邀請到
師大附中的 彭良禎老師,帶來「粽藝三角戀」的課程,
感恩感謝彭良禎老師排除萬難,上午上課到12點後還趕來新竹分享!
這次 粽藝三角戀 的課程物超所值,老師毫不保留的分享課程教學的細節,
手把手示範如何透過和學生問答,逐步將概念鷹架。
真的感謝彭良禎老師不惜成本,帶來大大小小四種不同類型的DIY模板,
讓大家做的有數感,教學也有數感!
感謝 創藝文化基金會提供經費,讓講師有所發揮,學員們有所收穫;
更要感謝所有與會的老師們,提供滿滿的回饋與笑容,
也希望老師們可以充滿信心地應用於課堂上,
讓學生們體會數學在藝術之美及實用感!!
==================
在學員陸續到來期間,老師先發下藍粽子模板讓學員拼裝,
也讓老師們挑戰完後,持續挑戰其他不同方式切割的DIY教具;
老師們在此時非常專注挑戰,滿場都是撕膠帶的聲音。
在老師們一邊完成作品,彭老師也一邊把這幾年帶課程的歷程,
跟大家分享怎麼應用到課堂上。
老師開始提到課程的設計,來由皆是老師闖蕩多年營隊課程,
所以當108課綱需要開設多元選修,彭老師完全不擔心,
因為他有很多課程可以試行。
這三年為了108課綱~~
敝校因為有綜合高中+職業類科
(今年高一二上下學期共開5門彈性+1多元選修)
這兩年社群共備開發課程(希望不重複)
說數學老師都要有5~6把刷子不為過!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以後,
彭老師馬上就來個腦筋急轉彎,
讓老師們思考六根「等長」的線段的兩個三角形,
如何移動一根,排出四個正三角形?
以及老師會如何給提示,引導學生延伸思考?
還有這個題目可以如何應用在生活上,
怎麼更改題目,應用到數學課堂上?發展到科展上?
彭老師試範怎麼給學生提示,
第一個是要動哪根線段,
第二個是「4」個三角形的強調,
最後的提示開放國際通用語言交流
讓老師們知道如何應用在課堂上,
培養學生作創意的思考。
接下來第二個腦筋急轉彎,
如果將兩個三角形倒過來,
如何看到四個三角形,
可是卻跟第一題的答案不一樣?
這次的提示很明顯:「請到羅馬找答案」。
接著進入到今天課程的重點,
如何以六條等長線段,完成四個正三角形?
用一個2D迷思的問題,
讓老師們作長度、角度與數量上的釐清,
以及在五根等長線段拼成菱形後,
如何加上第六根的方式,
引入今天的主角-空間中的正四面體,
也說明在課堂上可以跟學生討論哪些的數學問題。
在說明了正四面體與正方體的投影關係後,
再用一張A4的短邊摺出四等份後,
彭老師讓大家思考如何以這些摺痕摺出60度?
提供搭鷹架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為何這樣摺(想)?
也讓老師們從平面到立體再回到平面,
看到正四面體的展開圖,
體會如何完成一個正四面體的不同方式。
接著開始說明DIY的粽子拼裝眉角,
藍色粽子:兩個半正四面體
提示一:觀察綁粽子上的線,
提示二:"藏"正方形
提示三:善用"旋轉"技巧嘗試拼裝
並且與綁粽子的繩子巧妙作了結合,
與高中數學能力競賽的連結。
彭老師在給了不同提示,
慢慢說明不同顏色的切割方式
在組合時的思考後,
討論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出正確的答案,
完成半正四面體的組合方式。
最後給很多與正四面體相關的教具示範,
透過神奇的粽子魔方與魔術球,
說明如何將摺紙與科展作結合,
正四面體如何以平面收納,
作為信紙的應用與四面體的收納,
甚至與生活中的回收作了巧妙的應用。
再以種種相片說明了正四面體在生活上的應用後,
也用拉鏈的四面體與登山包的連結,
為今天的課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講師回饋♦
一早六點半出門,滿載的公車象徵滿心的期待,幸運的搭乘提早20分鐘的班機,
坐計程車順利接上九點半的快艇,顛簸的海浪不減到離島與孩子們互動的熱情。
感謝吉貝國中妘甄老師的邀約與安排,第一次到離島中的離島,就是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
全校三個年級不到20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
因為提早到的緣故,得以觀到文光國中祐宗老師的入班授課,針對七年級的孩子先作了蜥蜴剪貼,
完成全開海報的圖拼,也得以看到不同顏色蜥蜴的方向性。
為了九年級的祈福,接著利用美術紙裁切後製作紙條粽,
九年級也在此時入班,跟著一起學習,從紙條的長寬比、如何固定、摺製到綁線,
每一道手續都鉅細靡遺的示範、協助與指導。
延續祐宗老師的課程,我放棄原本要直接製作的三色翻摺六邊形,改用色彩繽紛的蜥蜴翻摺六邊形開場,
先從翻摺六邊形的故事介紹起,接著透過影片理解這個作品的數學性,再觀察蜥蜴三色六邊形的特性,
上午場就在孩子們完成蜥蜴圖拼的瞬間,作了一個完美的間隔。
中午用了學校的營養午餐(感謝妘甄老師一早起來製作美味的海鮮雞湯與特別準備甘甜的小蕃茄與芒果青),
下午正式三色翻摺六邊形的繪圖製作。
有別於一般的投影機在黑板上繪製,第一次在平板上請學生上台示範線對稱與旋轉對稱的範例,
發現效果並不容易呈現,加上上台學生的完成度不高,
當下決定前兩個例子讓學生直接看答案進行模仿(不過還是有不少的孩子可以理解後自行繪製),
並說明兩種變化的差異性;並將原本上午要進行的六面翻摺六邊形當作自行完成第三種變化的禮物,
果不其然完成度瞬間提高到九成以上,也為接下來要自行設計與繪製的圖形作了暖身。
又經過半節課,隨著輕音樂的播放,學生的完成度也愈來愈高,
看著孩子們投入的表情與完成作品的笑容,心想希望這些孩子真的有機會可以透過這些課程的啟發,
日後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創意,可以讓人生因而有所不同,也期待孩子們下週陸續完成的作品再進行拼貼。
至於六面翻摺六邊形,因為時間上的關係只來的及教授如何製作(也感謝祐宗老師在旁協助教授),
其作品翻摺的數學對稱性,只好留給原來的任課老師下星期再繼續跟學生們互動囉!!
再次感謝吉貝國中 陳妘甄老師的安排,以及基金會的支持,
使這次偏鄉藝數課程得以順利成行,圓滿結束。我們下次新竹見!!